如果說地下環路是係統的“四肢”,那麽機房就是係統的“心髒”。它將地下的能量采集出來,並通過“血管”——管道係統,精準地輸送到各個末端。機房的施工水平,直接決定了係統運行的能效、穩定性和噪音水平。
核心一:設備布局與管道工藝
科學布局:主機、水泵、分集水器、膨脹罐等設備的布局需遵循流程優化原則。管道走向應簡短、順暢,減少不必要的彎頭,降低水流阻力。同時需預留足夠的檢修空間,方便日後維護。
管道連接:主管道推薦使用PPR熱熔管,其無毒、耐腐蝕、壽命長。熱熔連接需由持證技工操作,確保焊接口平滑、無縮徑。與設備連接處應使用柔性軟接,有效隔離主機和水泵的振動,防止噪音通過管道傳播至全屋。
保溫工程:所有水管、分集水器、閥部件必須進行全麵保溫,且保溫層厚度要足夠(通常≥20mm)。保溫的不僅是熱量,更是“電費”。一旦冷/熱量在輸送途中損失,主機就需要更頻繁地啟動來彌補,能耗大幅增加。保溫接口需用專用膠水密封,防止冷凝水產生。
核心二:水力係統設計與平衡
這是係統能否“安靜且高效”運行的關鍵,也是最體現技術含量的部分。
水泵選型:水泵的流量和揚程必須經過精確計算。揚程過高會導致能耗增加、噪音增大和閥門汽蝕;揚程不足則遠端房間得不到循環。
水力平衡裝置:在分集水器的各個支路上必須安裝手動平衡閥或自動平衡閥。它的作用類似於“紅綠燈”,對流量過大的環路進行“限製”,對流量不足的環路進行“放行”,確保地暖的每個環路、每個風機盤管都能獲得設計所需的精確流量,從而解決房間冷熱不均的根本問題。
排氣與排汙:係統最高點應安裝自動排氣閥,排除水中空氣,防止氣堵。係統最低點安裝排汙閥,便於日後衝洗。在水泵入口前必須安裝Y型過濾器,並定期清洗,保護主機和水泵免於雜質侵害。
核心三:電氣與控製
獨立專線:主機需由配電箱引出獨立電源線路,避免與其他大功率電器幹擾。
智能控製:控製線纜應穿管敷設,整齊劃一。溫控器、主機、水泵之間的邏輯控製關係要清晰無誤。推薦采用聯動控製,當室內溫控器全部關閉時,主機和水泵應自動停止運行,避免空轉耗能。
結論:
機房是麻豆AV免费看网站的能量調度中心。其施工追求的不僅是“能用”,更是“好用”和“省電”。一個優秀的集成商,能通過精湛的管道工藝、精準的水力平衡調試和智能的控製策略,將各個設備完美融合,讓係統在高效、寧靜、穩定的狀態下運行數十年。